連續這些天的報導頭條,相信台灣幾乎所有同胞都已知這件"毒塑化劑"事件,造成民心恐慌,人人談食品色變。姑且不論這兩家(目前查到的)的上游廠商是如何的黑心、該罰到它們倒閉,終生不得再製造這種罪孽。其實,己經於事無補了,全國同胞已吃下了多少這些毒素已不可追,祈求這個毒DEHP誠如一些專家所説,它只有48小時的半衰期,隨後能隨尿液排出。也祈求我們的下一代沒被毒的太深,不會對我們的後代造成永遠的傷害,否則台灣才真是要面臨浩劫了。
再來,我想談談那些大廠家、大企業在這次事件當中的責任,因為你說小廠、小公司本身的財力有限,加上或許也不是什麼ISO或GMP廠商,它們當然希望賺更多的錢,所以才會選了比正常起雲劑便宜的添加物來製作,雖不能説,沒有責任,但責任實不能跟那些大廠、知名企業相比。一般人或許不知道什麼是ISO或GMP,這是產品的品質保證,部份是在製程中必須標準化,部份是進料時的檢驗程序的標準化。總之,從原料到製程到成品都有一定的標準化檢驗流程,以確保最終產品的安全。如此,我就要問這些廠商,你們的ISO報告是怎麼寫的,為什麼沒驗到這毒塑化劑呢?我知道你們一定會説,這起雲劑的添加物只佔總成本的百分比很低,所以進料時,你們有協力廠商給你們的檢驗報告,所以也省得你們自行檢驗或外送檢驗,以節省成本。可是,我有個疑問,既然,這添加物的成本佔總成本的百分比那麼低,為什麼你們的採購那麼計較這一點點的成本呢?而且,一位有經驗的採購人員,也應該有sense知道為什麼它會比人家便宜那麼多呢?你説你不知道,我相信你是無法逃過你自己的良心的譴責。再說整體的公司運作,僅僅因為沒有想過這添加物的廠商會添加毒塑化劑,就能合理化你們的錯誤嗎?試問,任何一家生產食品的工廠,你可以因為少量的添加物有問題而免責嗎?據說,這DEHP己使用了五年了,在這五年當中,如果任何一家有良心(事實上,每家都自稱他們是良心工廠),把他們的產品所有的原料與添加物都加以分析,怎麼可能不會發現這起雲劑裡有塑化劑DEHP呢?如果早發現了,這件案子又怎麼會造成今天如此的廣泛影響,幾乎無法收拾呢?更可惡的是有些廠家還要告政府,要求國賠,試問,你的良心何在?你做食品,未能防患於未然,自己有過失,還要怪政府,還有天理嗎?
當然,政府也有責任,那就是把關不謹慎,法令也不週全,為何不要求所有食品業都應在某一段時間要作產品分析,不僅是主要原物料,包括了所有的添加物都應作分析,凡是在分析報告中不應有的成份即應立刻禁止上架,並要立法要求所有原物料、添加物、含量與名稱等等均以俗名列印在包裝上,使消費者能一目了然,知道自己吃了什麼進去。説難聽一點至少知道是吃什麼死的,否則真難以暝目。
再次的呼籲這些知名的廠商,不要只顧賺錢,而忽視你的企業責任,尤其還有藥廠也出包,真叫人不知我們是不是又回遠古的神農氏嚐百草的時代,吃錯了藥是你活該,想想這已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,不是對文明重重的一擊,簡直就是文明的崩塌。請不要再喊冤了,你們不但不冤,還會因禍得福,因爲這次的事件經過媒體的披露,已為你們做了多少免費的廣告,相信有不少企業老板在道歉的記者會上,嘴裡説著抱歉遺憾,心理正在暗爽這沒有成本的廣告真是值得。
唉!感嘆這世道人心,為何都只為一個錢看。應知因果報應,不是不報,只是時候未到。祈求所有同胞都能秉持著這種因果循環的內省,不要再作傷天害理的事。而全體民心也應一起唾棄這些不良廠商,讓他們從此知道他們的社會責任是比賺錢更重要的。